— 一丘揚胡
甲) 前言
最近遠足堡壘山, 要涉水過河, 河水淸澈, 河床的石頭, 顆顆均圓滑無比。石頭應從山上風化, 衝進河床, 原來是稜角鱗峋, 但為何圓滑無比?
想起貝多芬的名言: 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 不是由於它力量強大, 而是由於晝夜不舍的滴墜。” 這是我今天要討論的題目: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乙) 志向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的前題是志向。
志不立, 如無舵之舟, 無銜之馬, 漂蕩奔逸, 終亦何所底乎。” 註一 每個正常人都應該有志向。志向不管大與小都應是「可行」的。例如 ”我想做皇帝” 是不可行的志向。我在大學讀書時, 有半班同學出國留學 , 自問非科學家材料, 決定留港服務, 選擇一個「可行」的志向。有位中大同學, 差不多同期移民, 在政府社區工作。他不滿足這安稳生活, 還上學再考上會計牌照。為讚賞他的努力和毅力, 贈與他一個木雕塑像稱 ”志存高遠, 平步青雲” 。
有了志向不一定可以成功的。這只是開始、只是第一步。要達到目的, 以後的路還長遠、還艱辛, 更要有很大的毅力。
所謂「善始者實繁, 克終者蓋寡」註二。訂定志向, 可能「好大氣功」、可能「不自量力」、可能「臨陣退縮」, 失敗者最多的原因是沒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的毅力。

丙) 毅力

我有一個經驗: 為了增強我「爬山」的能力, 每天早上晨運。但每當下雨天時, 心神總是交戰: 雨天路滑頗危險, 停一次也無妨、今天太倦了, 明天繼績吧、外面溫度很冷, 不宜練習等藉口。「十年如一日」的尺度很長, 實行期間, 必會遇上或多或少、或重或輕的困難, 要達到所定的志向, 沒有堅定不屈, 不折不扣, 排難而上的勇氣和毅力, 是不能成功的。正如曾國藩說: “立志而無恒, 終身事難成” 。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註三
丁) 「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愚公以「鐵柱磨成針」的毅力去搬泥推土, 皆因他有「移山」志。
在中大校友中, 有一對夫婦, 十多年前, 很不幸地, 丈夫中風半身不遂。他不只不能如往日熱心公益, 連基本的吃喝、大小便要旁人幫忙、整天躺在床上。當然心情惡劣, 脾氣不佳。在疫情下更差, 朋友不能探望。最親、最近的親人是最經常接受他的「氣」(怨氣和脾氣) 。
他的「另一半」, 至愛的親人, 「十年如一日」的、無微不至地照顧他。這並非「移山」志, 而是偉大的憐憫和愛心。
對他的不幸深切同情、但對她的「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更佩服她的毅力。
“疾風知勁草” 註四

註一: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教条示龍場諸生》
註二: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註三: 荀子《勸學》
註四: 李世民《贈蕭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