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澳洲人何時夢醒

— 譚少琴

(刊於2020年4月4日 信報)

上個周末澳洲人一覺醒來,突然發覺整個世界變了,以前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突然變得遙不可及。下班之後到酒吧喝酒,大型派對,沙灘滑浪曬太陽,公園燒烤生日會,健身室運動,突然都變得不合法。由於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日日飆升,常常以為自己是幸運之神眷顧的袋鼠國,急起直追加強抵抗疫症的措施。為了平衡疫症擴散和經濟衰退這兩個危機,澳洲政府不願意實行全部封鎖(Full lockdown),由3月中開始,宣布循序漸進式的抗疫措施。當時的着眼點,是界定室內和室外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在室內不可超過100人,在室外不可超過500人,並要保持1.5米的距離。

沙灘作樂激怒政府
每天確診個案飆升,澳洲人覺不覺得事態嚴重呢?措施宣布了幾天之後,是一個晴朗的星期五,天氣酷熱,所有大型的運動和比賽都取消了,又不可以去蒲吧。悉尼人的選擇,就是去海灘。悉尼的海灘,水清沙幼,最出名的是邦迪海灘(Bondi Beach)。每逢假日,年輕人都喜歡去那裏游泳滑浪,開沙灘派對,喝酒尋歡。那一個星期五,邦迪海灘多人的程度,可以媲美新年前夕的人群,大群人嘻嘻哈哈,嬉水作樂,那像是有嚴重疫情的國家?邦迪海灘事件,終於激怒了政府。第二天,市長宣布關閉邦迪海灘,開始有救生員和執法人士巡邏和驅趕人群,電視新聞上還看到很多人被驅逐的時候,反唇相稽,在沙灘上賴着不走,後來要出動警力,兼加上鐵欄封鎖,海灘才稍為回復寧靜。

澳總理無以身作則
假如說澳洲人不聽話,也很難怪,3月中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宣布室外不能有500人聚集的新措施之後,很多體育賽事取消,而他最喜愛的澳洲足球賽(AFL)是在新措施之前舉行,他居然說,他會去看這一場賽事,因為之後會有段長時間不能去觀看了。他說完之後,被人罵得狗血淋頭,千夫所指之下,莫里森當然看不成這場賽事了。我心中慨嘆,就算貴為總理,在骨子裏,也沒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上樑不正下樑歪,連一個國家總理都不願意為疫情犧牲觀看一場足球賽事,如何能叫市民認真對待呢?很多澳洲人那管新冠肺炎如何熾熱,都是酒照飲,舞照跳,派對照去。3月頭悉尼才舉行過一年一度同性戀街頭大遊行,照例是穿起奇裝異服,扮鬼扮馬,在悉尼鬧市Oxford Street遊行,完畢之後,就會到酒吧瘋狂慶祝,大家互相擁抱、接吻和跳舞,街頭上聚集了過萬人,在狂歡人士熱烈擁吻的當兒,病毒也開開心心的從一個嘴巴傳到另一個嘴巴裏,歡樂的街頭派對正是傳播病毒細菌最理想溫床。

抗疫措施拖泥帶水
在3月中,政府要求大家有1.5米的社交距離,界定室外和室內的集會人數,只要有足夠的社交距離和空間,很多餐廳和娛樂場所都還可以半營業,員工不會全部失業。至於社交距離,政府也發出很多互相矛盾的訊息,好像餐廳咖啡室辦公室,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社交距離,但因為不願關閉學校,就說校園是安全的,因為恐怕醫護人員要回家照顧子女,使醫護人手缺乏的問題火上加油。但是一間課室假若要有1.5米的社交距離,可能只容納4至5人。學校課室內起碼有二三十人共處一室,要學生保持社交距離,談何容易?學校並沒有探熱的措施,老師學生也會互相傳染。放學時間家長蜂擁而至,學校門口肩摩轂擊,人聲鼎沸,又何來社交距離?不過很多學生家長,都寧願將子女留在家裏,網上學習。很多老師說,這個星期,老師的數目還多過學生。

個人主義頓成妨礙
在正式的工作場所和餐廳,都會遵守政府的指令,但在整體社會氛圍,人們習慣了個人主義,崇尚自由奔放,政府發言人每天都絮絮叨叨,要市民突然遵守這麼多規矩,而這些規矩又大都是勸喻性,就算違反了也沒有懲罰,誰會理會?尤其是年輕人,大部分人都擺出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姿態。澳洲在抗疫方面,後知後覺,政策溫溫吞吞,好像開始的時候,沒有強制從海外回來的旅客自我隔離14天,純粹靠旅客自己的誠實和自覺性,實行所謂Honest System,錯過了阻止疫情變劇的黃金時機。

郵輪事件喚醒當局
直至紅寶石公主號事件發生,澳洲政府突然當頭棒喝。3月19日,紅寶石公主號從紐西蘭折返,因為紐西蘭宣布封國,任何外國人士人不能進境,紅寶石公主號唯有轉回悉尼,把關機構居然認為這批乘客只是到過紐西蘭,屬於低風險,連基本的探熱都沒有進行,就全部輕鬆放行,放虎歸山。這批乘客接受訪問的時候說,離船之時非常匆忙,就像趕羊一樣你擠我擁,入境程序如同虛設,沒有檢查護照,有關當局還說他們不需要接受自我隔離。雖然當時有十幾人有症狀,還在等待是否患上新冠肺炎的結果,有關當局來不及就將船上2700多人放走。直至收到檢驗結果,船公司才向乘客發出電郵,告知有乘客確診了,他們需要自我隔離14天。下了船之後乘客已經作鳥獸散,500多是外國人士,離船即日很多已經坐飛機離開了悉尼。

本地旅客在回家途中和不知情底下,他們中間又傳給了幾多人,真是幾何數字。離船之後,一封電郵要求乘客自我隔離,也是依賴乘客的良心和自覺性。此郵船的乘客,到今天已經有4人死亡,大概有200多乘客確診。這個大錯,現在官僚和船公司都在互相譴責對方,推卸責任,究竟誰需要背上這個黑鑊,到現在還沒有定案。

婚禮5人 喪禮10人
這項人為的大疏忽,喚醒了當局,嚴厲措施必須實行。莫里森上周末宣布第一級措施,主要都是跟英美兩國的模式差不多,關閉所有會所、酒吧、娛樂場所、戲院、健身室、賭場和夜總會等等,餐廳和咖啡店只能做外賣,宗教團體也不能舉行集會和崇拜。一級措施實行還未夠兩天,澳洲總理莫里森再宣布第二級措施,移民多年,我也是首次見到總理像個老校長一般,巨細無遺慎而重之,用了一個小時詳述市民什麼地方不能去,什麼事情不能做。

針對措施包括結婚典禮只能有5人出席,出席喪禮可以有10人,美容院要關閉,但理髮師依然可以開門營業,但時間只容許30分鐘(後來大家指出30分鐘不夠,之後又取消了這個時限)為什麼近距離的理髮服務被列入必須項目?難道怕大家在閉關期間,變成深山大野人?令人摸不着頭腦。省與省之間,又有不同的措施,真令人叫救命,難怪最近謠言滿天飛。

大家已經為張羅不到廁紙、麵粉、大米而頭痛,加上失業的威脅,而很多澳洲人都沒有積蓄的習慣,沒有收入,前路茫茫。以前有危難的時候,團結就是力量,互相擁抱、安慰、痛哭就可以恢復能量。這一次就剛剛相反,必須遠離親朋好友,才可戰勝病毒,故此很多人心裏覺得很孤單和欠缺力量。怪不得澳洲政府要撥巨款提供精神病協助。

強制檢疫外地旅客
本周最新火急措施,所有從外地回來的澳洲人要強制檢疫14天,從飛機下來,警察和軍隊就護送乘客到酒店,不得有違,14日的酒店住宿和膳食,全又該省納稅人付出。乘客當然不可以挑選酒店級數,但若「幸運」的話,可以入住悉尼市內五星級酒店包括Swissotel 和 Hilton Hotel,省政府十分豪氣,這些酒店的平均價格都超過二三百澳元一晚。為了迅速抗疫,可謂不惜工本,新南威爾士省反對黨居然沒有抗議。莫里森更宣布聚會人數只能有兩人,不包括家庭成員。對於政府宣布各種抗疫措施,沒有人吭一聲侵犯人權,反對黨亦很優雅地接受政府的抗疫措施。當這邊廂澳洲人還在討論着究竟去理髮廳是否只能有30分鐘,或者外嫁女兒和女婿可否回外家吃飯,因為超過兩人。那邊廂我們的鄰國紐西蘭,已經宣布全部封鎖,消息很簡單:「我們留在家裏。」斬釘截鐵,清楚有力。澳洲政府暫時還不想施行全部封鎖,以免付出龐大的經濟代價。

薪水津貼史無前例
澳洲聯邦政府每天不停加強防疫策略,本周一莫里森宣布史無前例的政府支援,耗資1300億澳元,向僱主提供津貼,好讓他們不用裁員,每個員工不論全職兼職或短期工,只要他們在3月1日前受僱,都可以發給每兩周1500澳元的款項,這項津貼起碼維持6個月。這消息一出,打工仔一族心情為之一振,起碼生活有着落。澳洲股市ASX亦連續兩天勁升,破了30年來少見的升幅。

澳洲政府抗疫雖然起步慢,在邊境檢疫方面鬆懈鑄成大錯。但是這兩周來的表現,令人心稍為安定,使人覺得澳洲還是一個有理性的國家,不將金錢放在首位。最近的觀察,澳洲人已經開始感覺事態嚴重,街上人流大減,熱門地點都是靜悄悄的,平時上下班時間擠迫的公共交通,現在只有寥寥數人。社區內人士神色凝重,已經多了人戴口罩,人與人之間亦保持遠距離。

希望大部分澳洲人被喚醒,不沉醉於個人享樂主義,抗疫才會有曙光。

寫於悉尼

後記:新南威爾士省獨排眾議,3月31日立例,禁止新省居民如無必要,不要外出,即時生效,違法者可被罰款1.1萬澳元和坐牢6個月。邦迪海灘現在已經是新省的重災區,因為小部分人追尋快樂,其他人要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