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丘揚胡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註一
今年2020年是多災多難之年。澳洲繼火災浩劫後, 又面對世紀瘟疫 …新冠肺炎的侵襲。幸好政府施予良策, 防疫工作見效, 不致如美國、巴西、印度等國, 受感染國民為數百萬之眾。不單令國民生活在「生離死別」的陰影下, 更加重醫護人員的擔子。但受疫情影響下, 全世界的經濟大衰退, 比戰後大蕭條還嚴重哩!
為響應政府防疫: 「盡量家居、減少群組聚集、保持兩米社交接觸、在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等。」身居紐省, 幸居民同心抗疫; 不像維省疫情再嚴重爆發起來。在家中, 百無聊賴。翻看舊日硬盘的檔案, 重閱昔日照片。發現一篇校友陳月媚寫的《暑期電子班後感》文章 (見附件一) 。挑起往事的回憶, 盪起無限的感慨。
在2004年暑假, 即十六年前, 我還是五十出頭, 尚未「登陸」, 精力充沛。為了提起校友子弟對電子的認識及興趣, 舉辦為期七課的暑期電子班。課程內容包括基本電子學知識及應用、簡易電子設備的實習、最後一課是比賽 —— 按圖組裝一部四人搶答燈。當年還住在櫻桃小溪屋內, 在底層的遊戲室, 張開乒乓球桌可容立約十多個小孩圍坐。課室和實習室就在此展開。
出乎意料之外, 校友們非常熱烈報名。計有巫遠明的女兒、陳月媚的兩個兒子、李就勝的两個女兒、鄧永蘇的兩個兒子、張雪儀的大兒子(小兒子太細只能傍聽) 、還有一些我已忘記是誰的孩子共十四人。熱熱鬧鬧地上課和實習, 孩子的父母也做親子活動, 在傍聽講, 實習時更「指手劃腳」地從旁協助。不亦樂乎!




細看照片裏的孩童們, 環顧今天, 都已長大為社會工作, 更有行醫濟世, 或成家立室。而回顧自己, 兩年後是「Seven-eleven」, 雖沒有如白居易所說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註二 的老態, 但有如劉禹錫所說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註三 的外形哩。
十多年間, 有幾個認識校友離去、也有校友卧病在床。身居異鄉, 遠離在港親友們, 加上疫情鎖關, 悲情油然而生。再讀《贈衛八處士》, 感慨一生中能有多少日子與摯友共聚、能有多少日子與老伴遠遊、能有多少日子與孩兒共話家常 !? 與杜甫的「感慨時光流逝, 回憶美好時光」非常共鳴, 而感觸萬千!!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爲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
附件一:
暑期電子班後感 陳月媚
炎炎夏日,正為如何安排兒子們的假期而頭痛, 幸好 Peter (陸汝川兄)開班傳授電子武功, 令我們不勝欣喜。
孩子們最初詢問學習內容時, 我這個做母親的也難以解釋凊楚, 唯有告訴他們:叔叔安排的必令我們有所得著。正如所料, 在七節的課程裡, Peter 首先講解電子學的基本組合常識, 如零件, 電池, 開關, 整流子, 電阻,電容等等, 繼而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們進行數個電子實驗。 起初兩個孩子感到有些抽象, 但最後每人都能成功做出一個會閃燈的跳字記數器。看到孩子們一臉的喜悅, 心中不禁感激 Peter 及 其大兒子在背後花了大量時間糾正各人的錯誤, 唯願吾等不用為他那可能脫落的千根煩惱絲負上責任吧! 善哉, 善哉!
在課程中, 孩子們均出乎意料地專注學習, 左駁右駁,駁個不停。可奈父母們均有輕度老花, 看到電子板上的細孔, 即感頭痛, 即欲拔刀相助也無從入手。幸好各子女均能應付, 總不至於把父母搞到 “黐線”。在這課程中, 孩子們都學到一些電子的基本知識, 希望能藉此激勵其進一步探索, 將來出個 “Bill Gates”, 亦毫不為奇!
在旁觀課的我, 亦有得著。以前一向對理科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聽罷前所未聞的 ‘And’ gate, ‘Or’ gate, ‘Nor’ gate …. 覺得非常有趣,正在慨嘆 Bill Gates 父母替他取個好名字時,竟如 “草蜢仔” 突然頓悟,《紅樓夢》中有云, “假作真時,真亦假 , 無為有處,有還無”。世間上的真真假假, 虛虛實實,並非絕對,道理竟能在電子基本常識的邏輯門上體會到: 事情的對與錯,一切視乎你走那道門, 好一句 “世事無絕對,只有真情趣” !
中大校友會經常增進校友交流,希望兒女一輩亦能同玩同學,有個快樂人生,不用重蹈我們以往填鴨式教育的痛苦生涯; 更望Peter 叔叔下次假期再為未來 “Bill Gates” 一代來個如來神掌第二式,則未來徒子徒孫必能在澳州大地上一展所長, 國家幸甚, 社稷幸甚!
=========================================================================
註一: 李清照 《偶成》
註二: 白居易 《詠老贈夢得》
註三: 劉禹錫 《酬樂天詠老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