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麗
二月十八日是悉尼中大校友會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團拜聚會,對我倆夫婦也是別具意義、十分期待的聚會;從踏進會場的那一刻開始,即感到氣氛的熱烈:招呼聲、問候聲、寒喧聲、歡笑聲不絕於耳,事實上這次是校友們經歷三年的疫情、封城、斷絕交往以來,大家可以無拘無束地聚首一堂,談笑風生地交談的機會,眾人分享年來抗疫經歷,生活點滴等,大家都無比興奮。
會場內我們喜見很多同學,同屆的老同學有陸汝川夫婦、左錦強兄等,個個精神奕奕,笑容滿面,令人欣慰;我們亦碰上多年未見的崔穎茵師妹及其夫婿,真是意外驚喜,崔穎茵更非常落力,因當上了大會的攝影師而滿場奔跑;這次的座位安排,我們雖然未能和熟識的校友同桌,但毫無陌生的感覺,大家都來自同一所大學,就像家人一樣,經過短暫的交談,很快便熟落起來,特別是我們的桌上,有一位十分風趣幽默,而且十分落力的財神爺-李就勝校友。
更令人覺得鼓舞的是座上有一席十分年輕的校友,這一批年輕人的出現,顯現出我校新舊校友之間是沒有代溝的,不論較年長的、較年輕的都能開懷暢談,交流意見,希望以後還有更多年青的八十後、九十後……加入校友會,不但可以傳承我校文化,提昇校交會的活力,長遠來說,讓校友會有更大的發展動力及空間。
感謝校友會幹事們的努力和他們積極的籌備工作,今年會場佈置十分有新年氣氛,揮春、燈籠等遍佈會場,各人既可享受豐富的食物和飲品,又可參予精心安排、多姿多彩的節目,有兩位Peters的樂器演奏、猜燈謎等遊戲活動,財神爺送禮物及抽獎活動更是全場高潮,因為獎品眾多,每檯都有人中獎,嘩、嘩聲不絕於耳,我的丈夫馮培榮(1974崇基歷史系)更幸運地中了頭獎,而我則因代他上台領獎而沾了光。
參加校友會多年,除了重遇不少以前認識的校友外,亦認識了不少以前不認識的校友,他們來自不同院校、不同學系、不同年代的同學,可能大家背景相近,可謂同聲同氣,即是同門又同來自香港,在異地相聚一堂,亦倍感親切,即使是初相識,亦很快進展到為無所不談的朋友,這點是與普通社交場合認識的朋友不一樣。
校友會每年會舉辦多項活動:除了農曆新年團拜、周年會員大會外,亦有春季、秋季大旅行、家庭運動同樂日、專題講座等,會員更可參加每季四大聯合午餐小敘,香港經貿處駐悉尼辦事處舉辦的活動;作為校友會成員,我希望校友會未來的發展更有代表性,活動更多樣化,校友會可組識不同形式的活動來聯絡校友感情,如以小組形式來舉辦的座談會或茶敘等,在這些活動中,校友們不單是聯絡的性質,亦可互表關懷,交流經驗,特別是年輕的新移民校友,可以從中吸取一些本地的生活知識,職場體驗,投資技巧和旅行經歷,年長的校友亦可分享養生之道和健康資訉,使諸位生活更充實、更精彩,健康長壽。
至於擴大會務方面,不妨鼓勵一些校友們的積極聯繫或介紹,把那些「隱形校友」找出來參與我們的活動,亦可透過一些社會媒體如報章及各校友的群組,宣傳中大校友會的活動,如果可以的話,不妨與其他城市的中大校友會聯繫,辦一些跨州的聯合活動,可能會有一定的吸引力,中大校友會本著母校「博文約禮」的精神,發揚中國文化為宗旨,要是能夠多些參加各社區的文化活動,如音樂會、電影展等,相信亦能提昇校友會的知名度和活動力,亦可以加強校友們的凝聚力,展望未來,希望校友會發展更暢順、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