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 詩人詩集 – 梁志超 (2024年6月)                        

    烏俄戰爭感懷生別嗚呼不相見倉徨永訣出餞遲傷心萬里天譴日烏地戰帷盡交期 2024 年 4 月 26 日 (2022 年 2…

    展示全文

  • 詩人詩集 – 鄭耀成 (2024年6月)                        

    縱覽雪梨燈光節時甫自鏡澳歸晶輝燦耀港灣前,風景多言勝舊年。橋院陸離拋色相,歌呼雜沓引蹁躚。今宵猶及清華賞,半月方教酷熱煎。未羨東京弛禁夜,幸逢南國太平天。 晨行澳門松山健康徑有懷雨後朝登東望洋,松山樹色鬱蒼蒼。環行一徑三千步,久別重臨卌載長。鏡海濤聲風淡宕,青洲漁唱月昏黃。浮雲奄忽尋俱往,昨夜燈深各盡觴。 訪陽明山地熱谷青磺泉炎天誰不愛清涼?偏此專程探熱湯。冉冉泉蒸迷白霧,悠悠谷轉對青磺。無妨硫味薰人面,莫誤硝煙起戰場。見說有池宜泡澡,旅中少卻泳衣裝。 參觀台北中正紀念堂風聲鶴唳入危邦,民主羞遮半面妝。兩世一朝容有待,海隅得地化炎黃。 應卯東升西降月兒彎,藹藹澄暉照故山。自有銅盤收白露,不教玉杵換金鍰。駕龍將上遲明日,伏虎嘗聞在世間。三窟窮通誰可料,星君值歲凱歌還。 兩君人間大俠憶良鏞,玩世倪生也絕蹤。見事洞明懷智者,寧波翁勝海寧翁。

    展示全文

  • 中國之行 – 遇上摩梭族人 梁嬡玲

    我在三月遊雲南省的時候,遇上幾個少數民族的地陪,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位摩梭族的女仕。 中國的少數民族有五十五個,但摩梭族卻不是這其中的一個,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是這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以外的一群。我們遇到第一個摩梭人是我們在昆明的第一個地陪,她的名字叫拉姆,五十一歲。她告訴我們她是第一個與漢人走婚的摩梭人,什麼是走婚呢?原來在她們的族裡是沒有結婚的制度,是個母系社會,都是「男不娶,女不嫁」的走訪異居制度。 由於拉姆曾與漢人走婚,所以她在她的族裡是很有”名” 的。拉姆有三個兒子,而三個兒子的父親卻是三個不同的男人。原來走婚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男性和女性均不結婚,青年男女日間有集體活動,透過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達心意,彼此有感情基礎後,二人同意,可以進行「走婚」。走婚時,男方只能在入夜後偷偷潛入女方房間(「花樓」),與女方同床後,天亮之前離開(「梭出」)。這種走婚只依賴感情,與經濟等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但父親和子女都會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走婚的男女分手後,仍可以自由與其他人重新進行走婚。 我們在瀘沽湖的其中一項節目是到一戶摩梭人家 參觀,並由她們講述摩梭人的文化故事。我們去參觀了阿美的家居,她帶我們去祖母的房間,這是摩梭人家庭活動的中心,亦是她們的「家屋」,也稱為「祖母屋」。 一般最年長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權力,居住於獨立的祖母房,成年女性則居住於二樓,稱為「花樓」,其兄弟與舅舅則居住於一樓。只有花樓的房間建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 在摩梭族 ,十三歲的孩子便成年了,他們有一個儀式叫「成丁禮」。這表示著兒女到了一個階段可以作為成年人參加生產勞動和參與社交活動,死後也可以在氏族公墓火葬。 摩梭人年老死後,家人會替他潔淨身體,放入家裡的洞裡七七四十九天,然後拿到公墓火葬。他們是沒有墳墓的,灰飛到那裡就落到那裡,回歸大自然。…

    展示全文